图片
图片
朋友,你是否也曾被人这样劝过:
“算了吧,忍一时风平浪静。”
“成熟点,别那么情绪化。”
“成大事者,要喜怒不形于色。”
图片
其实,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,老子就在《道德经》里,为我们揭示了这种“硬扛”的真相。
【原文】节选自《道德经》第七十六章:
“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”
【译文】:
“人活着的时候,身体是柔软的;死了以后,身体就变得僵硬。草木生长的时候,是柔嫩脆弱的;死了以后,就变得干枯凋零。所以,凡是坚硬强大的,都属于死亡的一类;而凡是柔弱的,才属于富有生命力的一类。”
当你强行压抑自己的愤怒、悲伤时,你的内心在做什么?
你正在变得“坚强”——僵硬、紧绷、失去弹性。
你像是在内心筑起一座大坝,拼命拦截情绪的洪流。
你以为自己很强大,能扛住一切,殊不知,这恰恰是违背生命“柔弱”本性的行为。
大坝的压力总有临界点,一旦崩溃,便是毁灭性的。
这就是为什么,许多平时看起来最“稳重”、最能“忍”的人,一旦情绪失控,后果往往最严重。
老子说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什么叫“自然”?就是该下雨时下雨,该打雷时打雷,该开心时大笑,该愤怒时发声。
图片
可我们呢?笑要克制,哭要躲着,怒要忍着。结果呢?外在风平浪静,内在惊涛骇浪。
更讽刺的是,那些最擅长“忍”的人,往往最怕冲突,最缺底气。因为他们把力量都用来压制自己了,哪还有力气保护自己?
我见过太多人,对父母忍,对伴侣忍,对老板忍,忍到最后,连“我是谁”都忘了。一肚子委屈,还说自己“心宽体胖”。
可老子要是看见,一定会摇头:“这哪是道?这是把自己活反了。”
那怎么办?难道要大吵大闹、肆意发泄吗?也不是。
老子讲的,是“道法自然”,不是“任性妄为”。情绪需要出口,但出口不等于伤害他人。
你可以离开现场冷静,而不是摔门怒吼。你可以写下来、跑起来、唱出来,而不是咽下去、憋住、烂在心里。
一首歌、一场电影、一次跑步、一通对朋友的吐槽,都是出口。别急着把雾气擦得干干净净,那是你在活着的证据。
真正的修养,不是没有情绪,而是有情绪,但不被情绪吞噬;有表达,但不伤人伤己。
就像风箱,一推一拉,气流循环,人才能生生不息。
愿你如水,柔而能克刚;愿你情绪有方,内心无恙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富豪配资-搜正规合法平台杠杆炒股-股票配资在线导航-正规配资公司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